监控安装 ERP

系统集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系统集成商城 优质产品采购平台
查看: 4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突破35岁这道职业生涯的坎

[复制链接]

77

主题

78

帖子

199

积分

实习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4 14: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金牌代理
                                突破35岁这道职业生涯的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第一部专题阐述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的白皮书,其中一行字分外显眼,“中国青年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
  35岁以下?占70%?我们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相对于35岁以上的人,他们在体力、精力、文凭等诸多方面,都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怎么却在失业人口中占了70%?35岁应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啊,怎么就没竞争力了?
  宁作凤尾型 人往高处走
  卫芳(女,28岁,待业)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跨国公司做文秘。去年,为准备出国留学辞去了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办成留学手续。后来也找过几份工作,没干多久就放弃了,因为无论从薪酬还是工作条件上讲,都不如原来的那家公司。我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总不能越走越“低”吧!
  这种心态一直伴随着我,在家已经待了快一年了,不少朋友都劝我,随便找份工作先干着,然后再骑着马找马,可我这个人比较拧,与其找份工作心猿意马地干,还不如踏踏实实找份能做得长久些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对公司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经过一些面试,我发现,想去跨国公司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为此我找过“猎头”,但从我的工作经历上找不到一些绝对的优势,他们希望我再积累些经验。我想,如果找一些一般的公司,经验是积累了,但这种经验又未必适合跨国公司的要求,所以即使积累经验也要找个跨国公司,哪怕小一点也没关系。
  就这样从7月起,我通过网络向跨国公司自荐。上周我参加了两次面试,一个已经黄了,另一个通过了初试,我很高兴,成与不成都没关系,因为这种方式是可行的,我想自己迟早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潜在就业型 跳槽跳猛了以后
  京Q(男,29岁)
  我跳槽跳得比较猛,基本上属于脚刚落地就想跳的那种。没别的,因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进去一看也差不了多少,于是又往别的山上看。就这么换来换去的,最后再想换个山头儿都难了,因为人家一看我的简历就开始担心:怎么这小子三天两头换工作,是不是在我们这儿也干不长久?
  一次在楼下理发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老大哥,人家奔50的人了,可日子过得比我好,而且工作时间灵活,想多挣点儿就多挣点儿,累了就歇歇,我马上就感觉这工作特别适合我干。什么活儿?班车司机。
  当然,我说的班车司机不是给大企业、国家机关开班车的司机。我是带车求职,自己找的,什么合同都不用签,一个月给我3000块,工作日一天两趟,双休日还可给旅行社拉点活儿,一天500到800不等,把油钱、养车钱除去,一个月也不少挣。如果还不知足,可以往歌厅酒吧跑跑,那里的服务员下班较晚,一般都是打车,人多了坐不下,人少了费用又高,所以给我们留了个挣钱的缝儿。我开金杯车拉她们,一下上十个也行,费用比打车低不说,再加上这种活儿一般都是有朋友介绍,安全上有保障,不光她们有保障,我也有保障,所以生意还挺火。
 
  脆弱胆小型 不服不行
  古桐(男,34岁,食品销售主管)
  我始终弄不明白,35岁与34岁或是36岁在就业方面有何实质的差别,但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35岁现象”都实实在地围绕在我们身边,看看那些报纸、网站或是招聘现场的广告,大都要求应聘人员的年龄要低于35岁,我不能理解。
  今年我已经34岁了,公司的业务正处在一个上升期,所以我的工作还算稳定,但我知道商场是瞬息万变的,谁也不能保证它永远处于上升期。而且中国有句俗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我迟早也会面临再就业的状况,但每每想到“35”这个数字,我对自己就没了信心。
  压力,一股强大的年龄压力压得我喘不上气来。因为房贷、车贷还差不少,因为还要结婚生子,难道真如有些人说的,“35岁就该退休”吗?我不服气,我也不能服气,这简直没有任何道理。但看看我身边的同事,35岁以上的真不多,这样的现实又不能让我不服。
  “面对现实”,是我们生存、发展所必备的素质,35岁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它是个自然规律,所以无论服与不服,我们必须面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面对似乎越发地脆弱了起来,以前为一件工作上的小事敢与上司争个脸红脖子粗,现在不敢了,因为怕积怨,因为担心因小失大,担心失去工作,所以惟有时时谨慎、事事谨慎,哪怕再有能力也一样。
  
  郑东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35岁在就业年龄上是个重要界限,用人单位多不愿招用,特别对于女性更是如此。这不仅违法,属于年龄歧视,也有悖常理,因为即使女性,一般退休年龄也得在50岁,不至于提前十几年就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是,这确实又是社会就业和单位用人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首先是劳动力供给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基本国情,每年新成长劳动力上千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数以亿计,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集中,此三股劳动力俗称“三碰头”。用人单位既然有那么多劳动力可以选择,当然是要年轻的,所以35岁以上的人缺乏就业竞争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除了供给因素,还有需求因素。那就是就业增长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服务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二是加工工业。这两大行业要的是体力,要的是年龄,甚至是黄金年龄段的劳动者。加工企业要的主要是18~25岁的劳动者。两大因素加起来就使得就业年龄上限保持在极低的水平。
  但是,在某些行业也不尽然。这几年,月嫂、宴会嫂,甚至空嫂都有了。可称为“嫂”的肯定不在35岁以下,说明35岁以上的就业或再就业也不是不可以,尽管只是少数。各种“嫂”一般都有相当的素质,经过专门的培训和选拔。她们的出现表明,劳动者的就业靠素质,要靠素质去延长就业年龄。(597人才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手机版|系统集成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 )

GMT+8, 2025-2-1 08:49 , Processed in 1.110002 second(s), 24 queries .

系统集成论坛

BBS.XTJ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