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安装 ERP

系统集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系统集成商城 优质产品采购平台
查看: 20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集成策略探讨

  [复制链接]

2

主题

40

帖子

70

积分

实习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8 19: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金牌代理
1 系统集成的含义

对一个企业来讲,系统集成有二层含义,一层是物理集成,根据应用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支持软件,把不同类型、不同厂商、不同应用的设备,按照总体设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属于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的集成问题,是多数系统集成商所能胜任的工作,也是系统集成中最容易做的事情,它是整个信息系统集成的物质基础;

另一层是应用集成,它是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系统集成的重点和难点,是多数系统集成商想干而不敢干或不能干的事情,目前有二种截然不同的应用集成的思想。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处于初始阶段或扩散阶段,积累了一些项目级的应用。由于这些应用是分散开发的,是为了支持一系列单项应用而建立的,因而都有各自的数据结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可独立运行的“信息孤岛”。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外部环境的改变,势必要求把“信息孤岛”互联,形成“信息大陆”,这就是所谓的系统集成(SI, System Integration)。由于这些“信息孤岛”的数据结构都是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不能识别对方的数据,无法直接互联,因而必须增加一系列的转换程序 棗 接口,使信息能相互流通。随着联通规模的增大,这些接口数目急剧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加大;另一方面,这些接口都处于“面”的位置,接口的故障被放大到“系统”上,使系统的可靠性下降,因而这样的“系统集成”是一条少慢差费的弯路,或许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策略就是集成化系统(IS, Integrated System),重视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这个基础就是数据,应建立好本企业的稳定的数据基础。为此必须认真做好总体数据规划,完成企业模型、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其中数据模型必须面向企业的业务主题,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制度,并能认真严格地加以实施和坚持。只有这样,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健康地、有效地、有条不紊的发展。对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来讲,建立稳定的数据基础上充分和必要的。

因此系统集成应该是二个层次,物理集成是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应用集成或信息集成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应该选择IS,在这一战略思想上企业和开发公司应该达成共识,作为系统集成的出发点和归宿。

 

2 系统集成方法

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大型、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社会性体现在覆盖全企业或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和企业的管理和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市场意识有关,要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它的复杂性体现在涉及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因此必须研究建设大型信息系统的方法论,揭示复杂设计活动中的内在逻辑性和规律,发现人们的设计行为必须遵循的秩序,并选择执行这些秩序的有效工具。

2.1重视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学界泰斗钱学森在他的《论系统工程》中,对总体设计作了精辟的论述:总体设计设计的是系统的“总体”,是系统的“总体方案”,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设计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部件设计,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抓总单位。鉴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系统特征和数据特征,目前比较成熟的工程化的方法是基于信息工程的面向数据的方法。在这个方法里,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源来对待,并看作是支持所有的应用项目的基石。处理过程也很重要,有关处理之间的数据交换应该通过数据库来进行,所以是结构化的、公用的,从而也是高效的和完整的,最大限度消除有害的冗余和不一致。总体设计要在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必须完成:

* 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其中数据模型应是主题数据库,提交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信息分类编码对照表;

* 物理系统的概要设计。

2.2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应用系统开发是在总体设计指导下的子系统开发,这时各个子系统功能明确、界面清晰、数据环境确定,这就是自顶向下规划和自底向上的实现,自顶向下的规划是数据环境的统一,达到信息的一致性,要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自底向上的实现则应体现数据为中心的原则,数据设计和处理设计同步,首先应完成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进而带动程序模块设计(即面向数据的过程)。在稳定、有序的数据环境下,提倡使用第四代(4GL)语言,在系统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快速应用开发(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RAD)。

应用系统开发要采用“数据启动”方法,在总体设计时,完成了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确定了公用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时结合数据的加工、存储、归档等各种应用,补充修改了概念设计,结合 DBMS完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在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的框架,此时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加载,成为可运行数据库。系统分析人员应按照数据库的逻辑模式,结合业务人员的需求,设计好数据输入卡片。各业务部门整理数据,填好输入卡片,进而输入计算机。在这一过程中,准备数据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必须严谨认真,防止 "数据垃圾 "污染数据库。一旦公用数据库成为可运行数据库,就应尽快向广大业务人员开放,要引导、鼓励业务人员在线使用公用数据库的数据资源,这样就可以迅速提高广大业务人员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和“过程启动”相比,“数据启动”更容易调动广大业务人的积极性,更容易引导业务人员进入“开发者”角色,及时发现业务数据中的错误,有利于稳定的数据基础的建设。

应用系统的程序开发应规模开发,防止“各自为政”的个体开发,强化应用系统程序的分析、设计,采用成熟的面向对象的方法,重点解决程序的可重用度问题,关键技术是可重用部分的识别和设计。如果前台开发工具单一,采用类库技术;前台开发工具多样化,但使用统一操作系统,宜使用组件技术;若异构环境,那么就要考虑JAVA技术了。无论那一种情况,均可购买商品化类库/组件软件,并注意积累自行开发的有个性类库/组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资源增多,系统的可重用度提高,就能实现少编程或无编程开发,真正的RAD就成为可能。

3 企业的责任

按照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前提,最终用户真正参加开发是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有种想法是“交钥匙工程”,希望用户少介入。但由于各行各业的专业领域知识,各自的管理个性,非领域的IT开发公司很难做出令领域专家和领导者满意的系统,因此“交钥匙工程”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反之如果企业自行开发,也由于IT知识的缺乏很难做出令自己满意的系统。正确的做法是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各自发挥各自的优胜,力争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企业如何介入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企业是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更好地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笔者认为企业必须掌握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我们知道逻辑模型是对系统的逻辑结构的图形描述,由数据模型、处理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组成。数据模型是由企业的最终目标决定的,只要企业的目标不变,它就有一个稳定的数据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分析设计方法,建立稳定的、有序的数据基础。这个基础是使信息成为企业无形资源的必备条件,也为企业将来的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处理模型不应该是“手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因为在信息管理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管理工作的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在“手工管理过程”时代,信息的载体是纸介质,信息的形式主要是字符、图表,信息的传递靠报表、信函等,信息的交换靠邮寄、传真等手段,信息的处理主要靠人工。而在信息管理时代,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又建立稳定的、有序的数据环境,信息数字化、多媒体化,信息载体是磁介质,并以光速在网络中传播,信息的处理主要由计算机承担,因此处理模型就有必要而且也不应该重复“手工管理过程”。应该脱离现有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的束缚,重新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最大可能发挥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分布存储等优点,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产生质的变化。由于逻辑模型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思想,所以在新环境下的逻辑模型应该由企业的高层领导,领域的管理专家,在IT技术人员的辅助下完成。企业承担认识系统和改进系统的责任,IT公司侧重分析系统和设计系统。逻辑模型的实施是IT技术为主,应该由IT公司在企业的业务人员的辅助下完成。

当然,并不排除企业在物理集成、应用开发等阶段的介入。只要有可能,企业介入的越早越好,越深入越好。

 

3 IT公司的做法

大型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工作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工作的成果也是不一样的。因而需要知识结构是不同的,采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系统集成商应在各自最擅长的的领域开展业务。借鉴建筑领域的管理经验,首先要有系统分析公司,类似建筑设计院的功能,负责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作全面的总体规划,擅长系统级技术;其次要有开发公司,类似建筑公司,按照总体设计实施,擅长程序级和实施级的技术。应用集成还需要领域知识,各个行业都有自己专有行业的知识,系统集成商不可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各个行业的知识,由于系统集成商和企业之间“知识界面”薄,双方缺乏共同语言,交流困难,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系统分析肤浅,就事论事。这样实现的系统至多属于那种手工管理的“仿真系统”,根本达不到开发前的许诺,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也砸了开发公司的牌子。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发公司“做行业”,通过做行业使自己成为该行业的行家里手,掌握该行业的共性问题。和IT技术结合,变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成为和其他开发公司竞争的优势。

系统分析公司和企业通力合作,在方法论上指导企业,采用面向数据的方法,认真做好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模型面向企业的业务主题,做成主题数据库。由于主题数据库具有行业共性,因此对同行业的其他单位有借鉴作用;业务处理模型要突出个性,对同行业的其他单位有参照作用。开发公司应在程序设计上下工夫,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注重提高程序的可重用度,注意积累具有个性的类库、组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增多,开发进度大大加快,程序质量提高,有可能做到:一个新系统80%的功能不需要重新开发,只须重新组合即可;80%的程序不需要重新编写,利用积累的资源即可。

信息系统的建设除了企业和开发公司,还要有二个重要的角色,监理公司和测试公司。监理公司受企业委托,代表企业的利益,参与系统建设;测试公司为开发公司服务,完善软件产品的质量。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关监理政策,明确责任,做好监理资格验证、仲裁等管理工作。

系统集成不是一个产品,是一整套思想、方法,是正确地建设信息系统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无论企业还是开发公司都应该认真学习、研究方法论,直至掌握并有所创新,达到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少走弯路、少交学费的目的。

作者: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信息中心 麻国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手机版|系统集成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 )

GMT+8, 2024-11-24 00:01 , Processed in 0.083960 second(s), 26 queries .

系统集成论坛

BBS.XTJ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