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安装 ERP

系统集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系统集成商城 优质产品采购平台
查看: 2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瞻】第4次工业革命:防爆、石化行业悄悄捷足先登(国际云石化产业聚合平台)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

积分

实习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5 14:1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金牌代理
导读: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3次工业革命,这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的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层次,也让人类过上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然而就在这个世纪,我们将迎来第四次的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翻天覆地。国际云石化产业聚合平台立足防爆行业,石化产业链捷足先登。
国际云石化产业聚合平台(百度搜索登录官网查看先机)是与政府合作,由国家发改委、科技信息部主导,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一站式石化产业链聚合平台。用自主研发的全新4.0级工业互联网模式,打造中国首家石化产业链聚合平台,立足石化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培训、金融、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导石化产业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平台具有八大模块,线上有云营销、云设计、云制造、云服务、云教育、云金融、云物流,线下有云谷(产业园),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
201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西门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一条代表“未来制造”的汽车生产线抓住了参观者的眼球。两台库卡机器人正完美配合,装配大众高尔夫7系轿车的车门。 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娴熟的装配技艺,它们还懂得彼此沟通——如果前一台机器人提高速度,它会提前通知后一台机器人做好准备;它们甚至还能灵活变换工作任务,几分钟前还在安装车门,几分钟后就可能开始另一项新任务,比如安装方向盘,甚至喷涂油漆。

“机器对话”(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的通信)是按部就班的自动化生产的一次跨越,也是未来制造的标志之一。 沟通是未来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这种沟通包括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对于人来说,1/10秒意味着实时;而对于制造过程来说,要做到高效精准,机器间的沟通就必须做到百万分之一秒,甚至更低。懂得交流的机器让整个制造过程更加智能:机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换信息;可以借助海量数据提供的“经验”,对生产中复杂的状况做出精准判断;它们还逐步发展出“模仿”、“学习”能力,甚至懂得自行组织生产,从而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改变的不仅仅是机器,其他生产要素也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未来制造”的场景随处可见:高度逼真的产品软件设计系统;戴上3D眼镜就能直接参观的虚拟工厂;虚拟仿真的智能生产线;可以打印出金属零部件的3D打印制造;就连谷歌眼镜也成了人们控制生产线的工具。 “我们正在目睹一场深刻的工业生产变革,它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鲁思沃教授(Prof.Dr.Siegfried Russwurm)说。相对于德国定义的以蒸汽机时代、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生产为标志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 将建立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之上。

德国是这一场围绕“数字工厂”、“数字生产”的制造业革命积极推动者,而这场革命又被称为“工业4.0”。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一词首次出现,2013年同样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工业4.0小组”正式提出“工业4.0”的概念。 软件和互联网正在颠覆人们印象中那个仍然封闭而传统的工业世界。尽管今天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智能家居开始迈开脚步,网络社交、电子商务、互联网娱乐、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工业领域,这一场虚拟与现实融和的制造革命才刚刚开始。

“这场变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工业4.0的真正到来可能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变化将不断出现和递进。”鲁思沃说。

1工业柔实力:个性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驱动工业4.0时代到来的是人们的需求。“以汽车为例,几十年前,人们有一辆能够代步的汽车就已经很满足,但今天可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汽车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此同时,他们只愿意接受平民化的价格、不超过3周的等待时间。”鲁思沃举例说。“90后亚文化促使B2B、B2C的商业模式都需向C2B模式改变。”SAP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Clas Neumann)认为。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潮流,变为人们对生活中各种产品的渴望—— 既然我们生来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那么为何不能使用量身定制的物品? 正因为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当条件具备时,此前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规模化、复制化生产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工业4.0时代,个性化产品将以高效率的批量化方式生产。“个性化”是精耕细作、灵活创意的代名词,“规模化”曾经意味着大批量、重复生产,智能制造就是让“个性化”和“规模化”这对工业生产中的矛盾相融合的生产方式,互联网则能够让制造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高效协作。



让西方发达经济体感到不安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在工业领域中的崛起。据环球通视(IHS Global Insight)的数据统计,2000年发达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所占比重高达73%,而发展中国家仅占剩余的27%;但到了2011年,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大幅下滑至54%。在国家层面上,2011年,中国所占比重升至19.8%—— 美国因此失去100多年来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而200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所占比重仅为7%。如果这一趋势延续,发达国家政府担心有可能丧失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一些舆论认为一场数字化工业革命的到来可能扭转发达国家在工业领域的颓势。2012年4月,《经济学人》杂志(Econimist)封面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文章指出,制造业数字化所带来的影响将大大超出人们的认知,它将会让一些在很久以前被新兴市场抢夺的生产岗位重新回到发达国家;《金融时报》记者、《新工业革命》一书作者马什(Peter Marsh)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近年来,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增长势头或已显露疲态,新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地在发达国家得到体现。

2从制造到服务:工业互联网重新定义价值链

在美国,GE倡导的“工业互联网”革命正如火如荼。与工业4.0的基本理念相似,它同样倡导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但其内涵已经超越制造过程以及制造业本身,跨越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涵盖航空、能源、交通、医疗等更多工业领域。 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GE认为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可以从三方面体现:第一,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二,提高工业系统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效率;第三,优化并简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 相比于工业4.0,工业互联网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等对于工业领域的服务方式的颠覆—— 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服务恰恰是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经济最为擅长的。

3制造革命主战场:中国制造如何避免被洗牌?

历经20年发展,中国已然是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大国。据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占GDP的37%,提供全国25%的就业岗位。在500余种工业产品中,水泥、发电设备、手机、计算机、彩电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比例约为20%。 然而,面对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革命大潮,中国是否会丧失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在辛辛那提大学教授李杰看来,虽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却“没有真正掌握制造”。“大多数中国工厂并没有掌握制造的核心材料、设备,以及工艺,他们仍然停留在组装加工的阶段,缺乏原创技术、缺乏创新。”李杰说。
在李杰看来,工业4.0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契机。“虽然德国最先提出工业4.0,但其应用市场有限,我认为工业4.0真正能够成功的市场在中国。”李杰说。“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不把中国视为对手,”鲁思沃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设备市场,我们完全可以很好地合作,共同开发其中的价值。”
4工业大数据:中国赢得新制造革命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于印度、越南、印尼,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但我认为智能制造和智能设备的物联网应用却能为中国重新赢得竞争力。”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认为。基于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设备市场,他们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产生海量的大数据;与此同时,中国的智能设备应用也必定是全球之最,这些设备将不间断地产生海量的数据。“破解这些大数据就是中国在新一轮制造革命中赢得竞争力的钥匙。” 柯曼强调。 对于数据管理来说,以往的数据形式大多是被精心分类的、有序的结构性数据,而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数据则变成了“杂乱无章、随机出现”非结构性数据。不仅如此,以往对于数据的管理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则相当一部分是“实时数据”。在SAP看来,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就好比汽车里的后视镜,没有后视镜的话,开车会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车的前挡风玻璃——对实时数据的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手机版|系统集成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 )

GMT+8, 2025-5-26 01:37 , Processed in 0.257627 second(s), 23 queries .

系统集成论坛

BBS.XTJ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