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安装 ERP

系统集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系统集成商城 优质产品采购平台
查看: 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及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1 09:5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金牌代理
本帖最后由 xueyanhong520 于 2013-9-23 14:41 编辑

本文内容来北京市朝阳区龙腾畅晓培训学校技术部
智能监控在过去几年一直未能真正实现普遍性商用,究其原因之一是视频图像质量低下而无法为智能分析提供基本资源,但这两年随着高清技术的逐渐普及,使得基于高清晰图像实现智能分析成为可能且技术不断成熟。
  智能网络摄像机是前端智能的主要形态
  前端智能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主要应用形态之一,网络摄像机与模拟摄像机由于硬件结构等固有因素,因而在智能的实现模式上完全不同。我们知道,一台智能摄像机必须由包括摄像镜头图像采集环节、A/D与图像预处理环节、智能分析与计算环节、编码压缩环节、网络传输环节五部分组成。网络摄像机本身就具备图像采集与处理、编码压缩、网络传输模块,只需添加一个智能分析计算模块即可组成智能网络摄像机,视频图像经智能网络摄像机进行分析处理后就可依据需要传递至管理中心。甚至一些要求不高的专业应用,且CPU性能较强的网络摄像机只需直接灌入智能分析软件就能实现某些智能化应用了。
  而模拟摄像机则不然,其结构一般只有图像采集处理环节,图像编码压缩则通过DVR或其它外部编码设备来完成,在这样的结构上直接内置智能芯片来实现智能应用的成本较高,所以模拟摄像机的前端智能大多采用外接智能盒的方式。即由智能分析盒负责对摄像机提供的图像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然后将结果传递至编码设备(如DVR等),再由这台编码设备的传输至管理中心。也就是说,与上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摄像机不同,模拟摄像机的智能化必须通过多台独立的设备分别操作才能完成。
  虽然目前通过外接智能盒实现智能应用还较常见,但由于这种分体式前端智能解决方案一方面设备多,在建设和维护方面都较繁琐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多设备间的互通与运行也会存在不稳定等诸多问题。而相比之下,基于DSP芯片的一体化智能网络摄像机则不论在成本投入还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扩展性能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前端智能的实现前提是高质量图像,越完善、越丰富的智能就需要越清晰的图像,前文也提到,智能的应用要真正普及必须先普及高清监控,而模拟摄像机如果要实现高清就必须对视频源不做压缩处理就进行传输,传输方式虽既有模拟化的YPbPr分量传输,也有数字化的DVI、HDMI或者HD-SDI传输,但不论哪种,这些传输手段所需要的线缆等成本都将非常高昂,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普遍性应用。而网络摄像机的高清化却是采用基于高效压缩的、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传输,其传输线缆就是网线,与标清时代的IP传输是完全相同的,不会增加部署成本,成本的有效控制对普及应用来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在高清领域,网络高清摄像机必然是主流。并且,随着网络与高清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高清摄像机的市场规模已在迅速扩大,款型与性能都几乎已可与发展多年的模拟摄像机相媲美。相应的,网络摄像机越发展,一体化的智能前端应用也将越普遍,而智能视频分析盒则会慢慢淡出市场。
  智能网络摄像机的应用有所侧重
  前端智能与中心智能并存
  与前端智能也就是网络摄像机的智能应用相对而言,目前在智能应用领域还有另一种应用形式就是中心智能,也叫后端智能。与前端智能利用前端摄像机自身的芯片进行计算不同,中心智能是利用后端计算机纯软件的方式进行分析,即摄像机并不提供任何智能分析与运算结果,而只是单纯的向管理中心传输图像信息,所有智能运算与分析全部由中心进行。
更多内容了解www.95px.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手机版|系统集成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 )

GMT+8, 2025-8-4 03:47 , Processed in 0.084363 second(s), 24 queries .

系统集成论坛

BBS.XTJ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