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宗博 人类最早的记录方式是结绳,后来是在乌龟的背上刻字,然后是竹简,这种方式想想就头疼。忽然有一天一个家伙发明了纸,记录的方式有了飞跃,这绝对不亚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步,这种方式我们一直沿用了千年,还会一直延续下去。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有人发明了电脑,我们又多了一种记录方式,我们开始使用键盘在电脑上记录我们的生活,很多习以为常的场景,都慢慢的发生了改变,逐渐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开始指尖上的生活,电脑也不在局限于键盘录入,还可以手写输入,我们兜儿里的智能手机,包儿里的平板电脑,开始统治我们的生活。这一切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之于工作上,我们也要变得高效,并能更多的节省人力,这样才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今天,我们以电力行业为例,就和大家谈谈电力普查的事情。 传统普通的电力普查工作情况是:电力公司需要掌握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就要进行电力普查工作。台区内的电力普查人员根据上级要求,到目标用电户那里进行用电情况登记普查。普查开始前,电力公司要根据普查内容,印刷专用普长登记表,普查作业人员使用公司提供的纸质表格,对用电情况进行手写填报作业,表格内容主要为用户基本信息,用户用电分类、电压等级、合同容量、是否有随意拉线情况、表箱位置及是否完整等情况。场景如下图: 普查作业人员需要对每个信息进行笔写输入,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工作效率低下。如果用户出现违章情况时,还要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取证。信息登记过程中重复性较大,作业过程比较繁琐,出现人为失误的情况会比较大,比如书写时字迹潦草,造成后期系统录入时出现差错;拍摄的取证照片和违章用户关联错误等情况。 有见于此,我们将传统的手工作业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业人员利用手持智能终端设备进场采集现场数据,并在现场将采集到的数据生成电子数据文本,以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统一性。生成的电子数据如何才能进入电力系统内部数据库呢?由于电力系统内部网络和通常意义的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现场采集到的电子数据没法通过互联网传输回数据库,只能使用存储卡交换数据。 具体操作流程为:将全新的存储卡进行安全认证处理,认证后侧存储格式将不兼容普通电脑系统,以保证存储卡内的数据安全。安全认证完成后,需要在存储卡内预先建立系统所需的文件包。普查工作开始前,作业人员首先从数据库下载目标客户信息到存储卡内的指定文件包内,然后移除存储卡,将存储卡连接到智能终端设备,打开软件从存储卡内提取数据,然后再次移除存储卡,普查工作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当普查作业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后,首先打开作业系统,登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后进入系统,点击需要普查的目标用户,系统将自动要求进行GPS卫星定位,系统抓取地理位置数据后自动和当前用户进行关联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避免普查人员在没有到达作业现场的情况下,胡乱填写普查内容,造成普查内容失实的问题。 在普查过程中,普查人员除了需要填写基本的普查信息,还需要为被普查用户的表箱等设备实施拍摄3-5张现场照片,进一步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普查工作完成后,每个被普查用户都会生成属于自己的数据文件包,对于出现表箱移位、破损、私自拉线的情况,需要现场取证的用户,普查人员可以立即拍下现场照片,拍摄的照片文件也会自动归类到当前用户,不会发生取证照片和用户不匹配的问题。 每次导入的目标普查用户完成后,将存储卡和智能终端设备连接,设备会自动将已普查的数据资料,复制到存储卡内。将存储卡和数据库电脑连接后,即可将普查数据上传到数据库。整个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了人为干扰数据,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特别是简化了后期数据录入数据库的成本。 相对于传统的电力普查方式,这套电力用户营业普查移动作业系统进行了很大的创新。手持移动智能终端代替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将原有作业内容进行完全数字化,真正做到了对普查工作的每个步骤都可全程监控,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软件的使用不受年龄及学历限制,操作方法简单易懂。 同样,这套系统也适用于供水公司和燃气公司等其他需要定期普查的企业,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系统优势 1、 加强了普查工作的现场管理 2、 违章情况现场数字取证 3、 随手资料调阅快捷方便 4、 普查档案资料数字管理更规范,保存更持久
|